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国际乒乓球比赛规则变化及对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推动

正大乒校 2013-2-28 11:52:00
 随着商业化在国际体育运动中迅速发展,乒乓球运动中的商业化近程也大大加快;而随着弧旋球技术的成熟和控制球旋转变化能力的突破性进展,乒乓球比赛出现“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以及中国乒乓球对长期处于世界乒坛“领先”的地位,这些都是自80年代以来乒乓球规则演变的重要因素。

使用40毫米“大球”的目的


    在50年代日本能够称雄于国际乒坛,是由于他们成功地运用了海棉拍并将防守转换成进攻的年代,从而将乒乓球带到速度的领域,60年代,中国队的腾飞,正是依靠了近台快攻,从而再一次证明速度在击球中的作用和优势,但这一优势相对单一; 70年代至80年代末,欧洲人发明了前冲弧圈球技术,并创造了划时代意义的横拍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将速度和旋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乒乓球运动技术质量再一次产生质的变化,因而,速度和旋转,速度和速度,旋转和旋转的较量越演越烈,快的观众来不及看清技术动作,甚至球是否落在了球台上都未看清楚,旋转的变化,使观众看不懂它的奥秘,感到迷惑,回合数量的减少,降低了观众的兴趣,严重地影响了乒乓球项目的观赏性,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推广。因而,速度和旋转,速度和速度,旋转和旋转的较量越演越烈,快的观众来不及看清技术动作,甚至球是否落在了球台上都未看清楚,旋转的变化,使观众看不懂它的奥秘,感到迷惑,回合数量的减少,降低了观众的兴趣,严重地影响了乒乓球项目的观赏性,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推广。
   因而,于2000年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40毫米大球的使用,2000年10月1日起启用,达到了国际乒联改变这次规则的目的,的确通过降低击球速度,降低旋转强度而带来的增多了击球的回合数量,使广大的观众,再一次品到了乒乓球的魅力。


浓缩性“11分制”


    由于,速度的放慢,旋转的降低,回合数的增加,运动员在21分赛制的比赛过程中,比赛的时间就相应延长,运动员在比赛中所承受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心理负荷。
   精神投资又明显过大,而这种过强的负荷对人的身体是及其有害的,加之,观众观赏一局或一场比赛的时间过长,过度疲惫,另一方面,随着体育商业效益的进程,为方便电视转播,增加广告时间,因此,国际乒联开始执行11分7局4胜赛制,这是近年来国际乒联的第二次大演变,是乒乓球运动有史以来的力度最大的赛制改革,比大球改革带来的影响更大,它主要体现在,比赛节奏加快、强对抗增多,变数加大,对技术要求更加精确;对神经活过程强度相应提高(各种战术变化效用的把握和领悟力),对运动员在赛前必须有充分、细腻的准备工作,从而达到综合预热,高清晰进入,高灵敏应变,低波动,强均衡竞技的理想状态。


“发球无遮挡式”


    发球无遮挡式将于2002年9月1日启用,“发球无遮挡”的内容是:改变院有的隐避式发球,发球新规则规定,当球被击中时,发球选手或他的双打队员的身体及衣服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在球与网之间的范围内。选手的身体及衣服的任何部分都不可介入由球网与球虚构形成的三角区内。
    发球规则的严格限制,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减弱发球的威胁性,使比赛更多地进入中局,是竞赛在更加公平的条件下进行,并从中对运动员要求越来越高,一个真正比智能、体能、技能的二十一世纪来临了。


    国际乒联的每一次规则变化,都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性地推动作用,小小的乒乓球项目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世界上参加乒乓球协会的会员国越来越多,都是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所分不开的。因此说,规则变化的过程其本身就是完善这个运动项目的过程。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专注乒乓教育,推进国球发展!

1条评论

2#
591000846 2013-6-4 14:28:00
大家好:我们体育馆想要聘请俩位专业乒乓球教练,那位能帮帮忙。我的电话是113190916103,13310389900庄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