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IBAT新体验

弧圈反冲 手机认证 2013-1-4 22:40:00

旋转工场IBAT试打体验:视频地址在下帖。

本人:34岁、男、球龄18年,直板单面攻打法。原使用器材是华瑞特2089、奥恰诺夫7层,正手套胶达克金V、红双喜天极3,反手拍里奥CJ8000、天津755。技术水平在业余中上,战胜过省队退役队员,获得过区级比赛单打前五名。技术特点:正手稳定,反手较弱,连续性比较好,步法较慢(与专业队相比),以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为主。


收到该款底板时很惊喜,从外表看,无论造型还是材质比其他底板都有突出之处。

然后深入看精英网相关主页的介绍,发现要用好这块底板,须注意的事项还是不少的。


IBAT 所配置的是双面拍里奥CJ8000,总重量:185克,

底板的外观象玩具,手柄的设计不错,拿起来就像是一把枪柄。按枪的拿法是很舒服,但我从来没有使用过此类拍子打球,除了新奇外一开始打还是很不习惯。

试打三次,每次两小时。


技术体验:

一、上手时,很过瘾,但球老往下跑,不得不改变手势让球回到桌上。发球,正反手发球以刺和砍为主,球的下旋比原来强烈了,侧旋很难发出强烈。另外,刚开始时用力不习惯,感觉到磨擦的力量足了,但碰撞的力少了,想发力时很容易就将球发出界外。

二、具体的技术体验:这款底板有利于发下旋球,正反手发下旋强烈,注意发球的时候感觉底板就是手掌的作用,用底板去砍球。摆短也不错,在正手位的短球挑拨上也是较为顺畅。反手位,技术还未有准星,拧拉这项技术目前也未掌握,实习中,但是反手的快拨有进展比想像中学的要快。

三、反手快攻,很不错,力量足,劲大,而且还原速度快,但发力还在感受中。高吊弧圈球,感觉正手没有问题,反手有时发力发得好,连续几个球能打中,有时发力方向不对,连续几个球打失。说明一下,侧弧圈球是这块板的特长,只要手腕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有个改变动作,往发力方向横带一下,球能明显感觉是侧拐了,这比起直板的侧拉要容易发力。

四、正反手的威力强大。前冲弧圈球速度不错,特别在正反手连续拉的情况下,容易发力,化被动为主动,感觉如果是技术有数的话,这块板会运用得很好。


五、防御能力,在防御过程中,能感受到对快速球和慢速球的区别,快速球难以防御,慢速球很好打,这可能是使用习惯的因素,如果使用时间长,估计能有所改观。


六、转换,转换还是挺顺利,之前我使用过直板横打,这种握姿,发力和转换速度优于直板横打。


七、变化,变化不是很强悍,但比横板好,这种底板的手腕运行可以变化,但感觉是打实力的底板,如果是拉攻打法,那能发挥极致,如果想着有如直板多面性古怪打法,估计较难实施。我也在努力实施中,如感觉握筷子似的,但未能达到握直板时的感觉。


八、对拉,非常强悍,对拉中发力是其强项。


底板正面最好是天极3、或者拍里奥ZAP 马林的正手一类,容易发挥球的进攻性。

反面是拍里奥CJ8000、小蝴蝶一类,防守比较好,而且加力时球速明显。


总的来说,这块底板握持性很好,值得拥有。作为体验不同的乒乓球打法,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一块好底板。


有球友说切套胶时切错,那可能心太急了,想清清楚用什么作正手、用什么作反手,看清楚再切,这种情况可以避免。但切胶麻烦是大于直横两种板子的,而且正手归正手,反手归反手,不能换着两面打。

1月13日晚整天练着打,反手啊,反手,怎么提高呢,拧拉,还是缺乏技术支持,动作不合理,正手的攻球还是蛮有信心的。

1月17日晚是低谷,感觉超级难打。

1月19日晨,感觉是七年之痒来了,速度不快,可能应该换换胶皮,刷刷胶水了。。

1月22日版主一言中的,我本人确实有点保守打法,特别遇到水平比我低的,遇到水平高的反而不会保守。因为这可能是心理的内在活动,想着即使让对方上手,他也胜不了我。哈哈,这种思想要摒弃。敢于创新,主动发力,才能有进步。多练反手发力是重点。

1月24日,反手短球有进步,但还得加强训练。

2月25日,很快过去了一月,因为过年,这段时间比较少打球。所以记录少了,这种打法还是要琢磨下,主要在于短球发力和反手相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25 22:39:51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34条评论

2#
弧圈反冲 手机认证 楼主 2013-1-4 22:41:00

[推荐]

试打视频地址:回复后看。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回复

第二段正手攻球:

辛勤劳动啊。。。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回复

第三段实战: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旋转工场于2013-1-20 11:53:56编辑过]
3#
弧圈反冲 手机认证 楼主 2013-1-4 22:41:00

比较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8 22:44:25编辑过]
5#
旋转工场 2013-1-5 14:19:00

回复

不同握法的转换,有人很快,有任很慢,我们总结了下,原本技术所占因素并不大,更关键的是体验时不断找到怎么去找,击球点、发力和控制的感觉,

ibat比直横拍之间的转换要快很多,但是也要有耐心,多看看论坛的大家发的帖子,在群里聊聊,相信坚持体验一定收获不小。

//www.ngoaio.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4&Id=450906

关注这个帖子。

6#
村民甲 2013-1-4 23:28: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7#
joehe 手机认证 2013-1-5 09:57:00

等待搂主视频,剪胶皮的时候没剪反?

8#
旋转工场 2013-1-9 14:59:00

回复

再接再厉!!
9#
liusw319 手机认证 2013-1-9 13:31:00
[em104]楼主体验不错,我的还要试打一段时间再发帖。
远去了古道西风,暗淡了旧时宫闱;明月清辉,往事越千年,带不走春秋功业,湮不灭风云际会。
10#
弧圈反冲 手机认证 楼主 2013-1-8 00:05:00
1月7日更新。电脑刚好中鬼影病毒,视频迟点上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