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 从拍面的灰尘看横拍的最佳击球点

qqq9998 2013-9-21 12:09:00

从打球后球拍上留下的灰尘印痕就可以看出横拍的最佳击球点。

横拍的甜区似乎都在中间,最大者莫过szlc。但如果真用中间部位击球,力量则显得不足。力量最佳是何处呢?今天拍了正反手击球后的图片,发现灰尘也有它的好处,这一次就能帮我找到击球点的位置,我发现击球点基本集中在正反手拍面前半区的下侧。如果把球拍拍面分成前后两半区(靠近拍头的半区为前半区,靠近手柄的半区为后半区),在前半区再分成上下两半区(击球时握拍的上边为上半区,下边为下半区),那么击球点最集中的是在靠拍头前半区的下半区(下文就统称为“前下半区”),这大概是击球的最有力区域,也是最佳击球点区域。其实球拍的大部分区域都是可以击球的,而且各个区域击球的效果是不相同的,有的不旋,有的轻飘,……,但我所要探求的是最“佳”最有“力”的击球区域,也就是一击致命的区域。现在可以说了:前下半区偏中上方位置是击球最有力的地方。前后下半区的拍边也较有力,但旋转要差点。从前后下半区往上的区域力量显然要小,越往上力量越小,到前后上半区接近上部拍边的区域击出的球就比较发飘了,越往上越发飘,摩擦也越来越小,旋转越来越小,大多的球都会击飞出台。发或击不旋球往往要借助球拍中部偏上位置。

上面说的是横拍的“击”球。如果是“拉”球,应该在球拍的前下半区的偏上位置,比击球要稍微上一点点,留有球在拍面上摩擦滑动的一点点空间就行。但从整个球拍中心位置开始拉的球应该还是比较无力的。经常有力量很好的球拍在手中,我们却打不出足够的力量来,只怕原因就在击球点不够偏下。观国家队队员使用的球拍大多力量并不是最大的,但击打和拉冲出来的球却是极具力量和速度的,击球点偏前下半区应该就是其中的重要缘因之一。

仔细观察我的正反手拍面的灰尘,会发现两面拍面的灰尘是不一样的。正手的灰尘比较满,反手则相对集中。我想原因应该是这样的,正手拉打比较多,尤其是拉球,球在拍面上有个摩擦滑动的区域,就导致正手拍面的灰尘要分布得广一些,且更偏下一些;而反手因为击打相对较多,拉得较少,撞击的点就很清晰,也相对集中一些。

有种感觉,击球点越集中打球的水平越高。水平高不高,看下球拍上的灰尘,似乎也能看出点道道来吧。观国家队队员比赛时不断擦去拍面上的灰尘,所以我们就难以有机会欣赏他们那无与伦比的漂亮的击球点了。可惜中……

要做到多用前下半区击球,拍型要稍压,主动迎前发力。这种打法可能更适应于快收小臂的打法。

如果是发球,应该让球从前后下半区的拍边往上或斜上方摩擦。这样旋转强速度快,可发长奔球。如果是从拍面中间开始发球,则宜轻擦或斜擦拍面,可让球变得轻飘侧旋,但速度不快,发不出奔球。当然发球还有很多情形,如从拍头开始发球,我只是就前下半区来谈谈,兼及下别的方式方法,作个简单比较。

直拍打得少,现在想来,击球最佳点应该是在靠近拍头的前半区。我就存而不论,留待别的直拍朋友阔论吧。

一孔之见,欢迎各位球友拍砖。

据说这是有最大的甜区的球拍:

这是正手拍面的灰尘不雅照:



这是反手拍面的灰尘不雅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25 14:58:13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43条评论

2#
珠峰20081 手机认证 2013-9-21 15:42:00
很好的贴,学习了,我的现在正注意这个问题,可是,没有做到击在甜区,满拍都有灰尘。而且编上居多!目前还没有找到感觉啊
现役:黑檀5-弗雷塔斯
直板:EG-马软碳-CL-蝴蝶王特注-黑波羽-INN-ZLC-玫瑰5-黑檀5-黑檀7
横板:EG-VIS-CR-超级水-天极506-超级张继科-黑檀5-弗雷塔斯
3#
乒坛行者0 2013-9-21 14:46:00
[em1002][em1002][em1002]
荆州刘少西:因直拍横打而步入乒坛。 以专业的标准练功,用业余的心态比赛,厚积薄发,乐在其中。 ...... 右手直拍两面反胶, 快攻结合弧圈。 永远的直拍横打。 广交天下乒友。
4#
qqq9998 楼主 2013-9-21 12:09:00

再补充点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21 13:52:32编辑过]
5#
qqq9998 楼主 2013-9-21 12:09:00

占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21 13:53:21编辑过]
6#
安柯 手机认证 2013-9-21 13:13:00
确实要仔细去揣摩,看继科的动作能体会一些,我和一个体校的学生练过,这小孩发力很好,但没有说击球点的问题,教练要求他们拉球要充分迎前,板面打开,打磨结合,用身体的力量扑上去,我体会这是爆冲,连续练习拉球,这样并不稳,我自己也在调整板型,在迎前的基础上,落点更稳些,否则对方陪练很难送球到位
8#
qqq9998 楼主 2013-9-21 21:10:00
如果击球点偏上,应该球的力量有限,且弧线偏高偏长。
9#
cocoan 2013-9-22 17:35:00
 精辟[em1002]
10#
fgjdhb 手机认证 2013-9-22 15:52:00

好漂亮的SZLC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注册
相关推荐